火
我的城市没有雪,只能模拟见雪初晴的兴奋!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极冷的风,从各个能钻的孔子里进来,直达心里。摸一下胸口,还好,还是温暖的!
我知道,最难忍受的是燥热,我也知道,容易克服的寒冷!搓一下手掌,血液即刻加速流动,带来心脏辐射性的热度。磨擦一下脸颊,红晕满天。
这样的街,是否,有个女孩,沿途,叫卖希望,编织火柴天堂的故事!
1879年,也就是从我诞生那年再往前追溯200年,一个广东高要人,旅日华侨卫省轩,在佛山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巧明火柴厂。从香港进口柴枝/盒片/黄磷/赤药/白药等,在本地加工,1200小盒一笠,每天只有十多笠的产量。尽管售价便宜,但广东农村惯用火石取火,他便长期雇用盲人,让他们带上内装火柴的布袋,外写“巧明火柴,三文钱一盒”,打着活广告,招徕生意。
时光荏苒,到了1908年11月,香港利益行出面商洽,承顶给日本神户的利兴成,更名为巧明公记火柴厂。
火,是要借的!就像一生,也是要借的!
北宋,夜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批彬染硫磺,遇火即焰,呼为“引火奴”。明朝,杭州人就削松木为小片,薄如纸,熔硫磺涂其锐,称作“发烛”或“淬儿”。
原先,“磨擦火柴”所涂的是黄磷,剧毒,误服0.1克就会死亡。古时,人们若是郁闷了,想不通了,吞一根火柴,就与世界挥别!用燃烧一支火柴的时间,洒下终了的泪。
生之渴望,又在转念间复燃!
瑞典人将氯酸钾蘸在火柴头上,将无毒的红磷涂到盒子两侧的纸条上,便成了名符其实的“安全火柴”。只有激情的磨擦,才能达到260度的燃点!
火光照亮你的瞳孔,冷得打战,就想用火烤热自己!男人,可以不间断的抽烟,重复一个动作,吸纳,明灭!我来不及张望,你已将烟点上,用的不是火柴,也必然没有那热烈的磨擦声,冷手夹烟,快燃尽时惊觉烫手!
找一盒火柴,一根一根地划。从前,这是富家公子哥儿甩派头,当今,只为数你这一辈子到底点燃了多少回!
日记留言
还没有留言,来添加一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