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配置

开始很难,就不要轻易结束

作者: 上官馥 日记簿:
    度过了北半球最短的一个白天,开始慢慢慢慢慢地度北半球最长的一个黑夜。
    
    冬至,如一个拐点!
    
    这天,有许多的习俗……
    
    “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所以,汉时有了“冬节”,这天朝庭上下放假休息,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互赠美食。
    
    老北京,有一样食品是必吃的,就是馄饨。当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其中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特别凶残。百姓就包了一种肉馅的角儿,取谐音,恨以食“馄饨”,希望能过上太平日子。恰好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天,就这么衍习下来了。
    
    河南人这天吃饺子源于南阳医圣张仲景。他告老还乡那天见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连耳朵被冻烂了,立即命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入锅煮熟、剁碎,包在面皮里,形如耳,做成“驱寒矫耳汤”施给百姓,乡亲们的耳朵果然都治好了。于是,每逢冬至就模仿“捏冻耳朵”,也就是后来的“饺子、扁食、烫面饺”。
    
    自清末民初开始,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早上是芝麻粉白糖蘸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年年高,图个吉利。
    
    冬至日起,有些农家在堂前挂起《消寒图》。绘的是一位老人在柳前打盹,并题有“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个字,繁体,刚好每字九划。过一天,数一笔,等数完了,九九八十一天后,回暖,可春耕了。
    
    其实,今天,更应该是祭祀!
    
    极寒冷的“数九天”紧随而来,要开始生炉取暖了。石炭(煤)和木炭是生火的重要燃料,前者是窑里掘挖的,后者是窑中烧成的,所以人们要敬祭“窑神”。他专司地下变迁,冬至日是他的生日,各小煤窑要停工一天,将宰好的整猪、整羊供放在窑门口,为他祝寿,祈求保佑井下平安。只是,窑神老了,除了糊涂地吞噬矿工生命,已无力再神通广大了。
    
    我拿什么祭拜你,天堂的父亲!
    
    唯有墓,证实了生离死别,否则,我都不觉得,血脉相连的人离得有多远。
    
    挽留,仍执意离开家!
    挽留,仍执意离开国土!
    挽留,仍执意离开人间!
    我,好好地活着,还希望挽留,执意不离开心!父亲,你可以做到,本不离开的!
    
    妈妈说,你若不好好保佑我们健康快乐,就不来看你了!你真的应该好好地保佑她,这个曾经的爱人,为你付出所有美好的人,你不亏欠我什么,给我生命是最好的礼物!但你欠她很多,我理解,但我仍怨,无法宽容。
    
    同事问我冬至上坟了没有,其实,我不太喜欢在特定的日子来,因为冬至、清明总是让人觉得那么阴冷,我更想带着明快的心情,在明亮的天气、有明媚阳光的日子里,来为你拭碑上的尘土。
    
    从这个星期开始,我只穿黑色的外衣,不喷洒香水,不戴饰品,不用唇彩,直到走完今年的最后一秒。
    
    这是对时间的祭祀!对我26岁青春的祭祀!那些易逝的美,无法随我走到尽头的。我想,真的是没有什么可以一辈子的了!
    
    至此,夜还有大半,我却思得太久!转承明天的黎明,不知是晴朗还是大雾?
Front : (2004-12-24)
Next : (2004-12-03)

日记留言

还没有留言,来添加一条吧!


留言

请先登录!如无账号,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