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配置

开始很难,就不要轻易结束

作者: 上官馥 日记簿:
    急着穿衣服的时候,扣子就扣不好、对不准,才发现是第一颗扣错了。这是社会学上所谓的“第一颗纽扣效应”。人生如穿衣,做事的基点就是第一颗纽扣。而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难找准位置。
    
    我衣服的第一颗扣子,掉了。这是件两颗扣的便装,我只系其上,因为是金属扣,经常磨擦,把线给磨断了。滴水,就是这样穿石的。
    
    在中国纽扣之乡,浙江西塘镇的纽扣博物馆里,有颗世界上最大的纽扣,用泰国红木制成,直径1.8米,厚0.18米,重420.2公斤。圆形,带四个孔的。不漂亮,只是大了些!
    
    有个叫顾文成的农民,住在铁岭市银州区龙山乡后八里村,同老伴儿一起从1979年开始做服装生意。对扣子日久生情,起了收集的念头。现已收藏纽扣18100种,52798颗,远远超过了世界十大收藏家之一的普查曼。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收藏的纽扣变成一个资料库,将来开一个展览馆,让更多的人了解纽扣。搞收藏的人都愿意与人分享他的快乐!
    
    纽扣,系着他的大半辈子。
    
    明朝前,墓葬中出土的衣服,几乎全是结带式,互连为“结缨”。衣用扣到了十六世纪末才被逐渐使用。明末主要用在礼服上。到清代,钮扣开始才发扬光大。民间多为素面,光滑无纹,宫廷中或贵族才用大颗铜扣或铜鎏金扣、银扣,并镌刻盘龙纹、飞凤纹、花纹。乾隆以后,制扣工艺日趋精巧,出现了白玉佛手扣、包金珍珠扣、三镶翡翠扣、嵌金玛瑙扣、珊瑚扣、蜜蜡扣、琥珀扣、钻石扣。不知道,这些顾师傅可有收藏?能集到满屋的扣子,也真够神通的。
    
    我小时候也爱玩扣子,外婆给了我一个长圆形的空铁盒子,我就把那些旧衣服上的扣子一一收纳其中。时常倒出来展示一下,印象中大部分是有机玻璃扣,那时的裤子还不用拉链,两三颗小扣子可关键呢。
    
    自从有了拉链,省时不少,但它也有缺点,要么闭不透风,要么大开胸襟。不如扣子,只放第一颗,衬衣的历练就显出来了,只系开衫的胸口那颗,女人味就渗出来了。什么样的衣服,扣上哪几颗扣子,是有些奥妙的。若是男人放开衬衣的两颗扣子,就有些挑逗或性骚扰了,也不乏性感。
    
    我花了点时间,牢牢地钉上了那颗掉了的扣子,免得它惹事生非!
Front : (2005-03-14)
Next : (2005-03-10)

日记留言

还没有留言,来添加一条吧!


留言

请先登录!如无账号,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