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
前几日,有小道消息称,公司可能不用搬迁了!可是,依今天下午的情形看来,搬,已成定局。
已经很习惯、很喜欢公司现在所处的商业圈!搬离,就又要新的适应。而在我的印象中,将要迁往的那个办公场所是个只长草不长树的地方。草地不能“践踏”,又耗水,而树有荫,可以乘凉,可以有婆娑之影。
有那么多的不情愿,就伴有那么多的无奈!想起灰灰,她总是说,对于新地方,没有认同感,更别说归属感。我们的心,都出现了排异反应!
搬迁的经历,我已经有过数次。
我出生的地方,在菜市桥南河下,自己家盖的房子,一层,屋前有个可以玩耍的空地。只是流经的那条河很脏,且有异味。对于屋后的情形,我全无记忆,也许因为胆小,根本就未曾去过。
拆迁过渡,搬往古荡一区,住三楼。那时,整个小区刚建成不久,入住的人很少,我们那幢楼,我家是头一个搬进去的。卧室在一侧,其他房间在另一侧,中间隔着公用通道,爸爸老出差,妈妈和我就早早地锁门,睡觉。好不容易,终于盼来了邻居,二楼有对小夫妻住进来,心里开始有点安全感了。只住了一年,在那里,我上完了小学一年级。
父亲单位分房,搬到采荷二区,住二楼,麻烦的是下水管道老是堵塞。房子是三室一厅,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小房间,可以常常叫同学来玩。最初几年,也就是我在采荷二小读书的前二、三年,爸爸单位效益好,福利也好,常发些日用品、副食品之类的,吃穿不愁。傻瓜相机刚风靡时,我们就买了一只,带上外出郊游,我的照片多是这时候拍的,也只有这时候拍的了。在这个房子里发生的事情最动荡,起于此,也结束于此。
父母离婚,同时爸爸又离开原单位,退了房子,换住到长庆街,住六楼,小套。楼下是中套,所以有一部分面积空着,能够利用。将四周用铁栏杆一围,辟一间厨房,其余空地搭好遮阳棚,可以种些植物,养小白鼠,可后来小区楼顶“平改坡”,那块多出来的幸福天地,变斜了,从空中俯视,这个楼顶更美观,可已无生机可言!
再后来,自己赚钱了,买房搬到仁寿山。二居室,厅和主卧较大,厨房、卫生间、我的卧室均玲珑,各个房间都有窗户,室内通风,没有死角,以预防“非典”的标准来衡量,很健康!旁边有山,植被茂盛,沿小径可以晨跑、练嗓、寻梅、踏青。周末,阳光射进屋内一米,整个人缩在“鸟笼”(藤编吊椅的爱称)里,晃着晃着,想最浪漫的事……
一次次地搬家,丢弃了不少东西,也添置了不少东西,以至于一些有历史价值的物品被挖掘出来。我总是乐于从那些角角落落里找寻,比如找到我婴儿时穿过的小夹袄,外婆亲手做的,那么可爱,我惊喜极了!原来以前我也是个洋娃娃呀!
曾经住过的这些地方,我很少再回去。中东河现在变样了,我家的原址上也许是株柳树或桃花,也可能是张石凳子。读过书的古荡一小新建装修过,比从前漂亮,采荷一小也是。可我很怀念一年级时,因为学校操场太小,老师带我们走出校门,沿着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跑步,大操场里怎会有野趣。
搬家,是个体力活,心弱体虚者不宜!搬家,又是种脑力劳动,气血旺盛者也不宜!反正,搬,自然找得出各种理由,不搬,倒易成为别人眼中的钉子户了!
我觉得,好象漫在空气中,有种随波逐流、作不了主的感觉!
昨晚,隔壁的老外同我们告别,周五他就要搬了。他曾经默默无闻地帮我们家倒垃圾,像雷锋一样,是个好同志!买了红酒,包装好送他,祝贺乔迁,并表示我们不能再做邻居的遗憾。美国人迁居是很常见的。1/5的家庭三年搬一次家,因为他们不习惯于平淡无奇的生活,渴望看到新地方,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获得新的成功。
如果,将来嫁夫随夫,我岂不是又要搬了,答应搬到任何地方。在那日虔诚渴望,亲口讲,说:请不要别离!
心似羽毛,随时被风吹起,但愿一旦兑现留住,再坚固的心跌进去,也不能动弹!听说,海上有首欢乐的歌,听说,山上有朵盛开的花。每一天,想一遍,念一遍,写一遍,一直等,一直问,一直的降温,心上人,有情人,那一个人,这颗心,还在等,还在问,还在想,许许多多的无奈,重重叠叠,恍恍惚惚……
唱一首《没有人知的故事》,没有真开始,像已平静告终,在哪天搬离熟知的场所。
日记留言
还没有留言,来添加一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