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2)
在茅塘,以前多茅草,人们就用此作原料来造纸。池塘里,放满石灰,先将茅草烂了,“茅塘”由此得名。后来,毛竹越长越多,茅草越来越少。可毛竹砍下后,如果遭旱灾就运不出去,有个姓徐的到外面学了用毛竹造纸的技术,挨户传授,解决了出路问题,被尊为徐太公,村民还为他修了徐太公庙。
走过百来个台阶后,在“对映亭”远望就是“茅塘叠瀑”。入此谷观江南无双盆景,登斯亭赏浙北第一坡流。据说,钱江龙王与蓝采和斗法失败后,被托搭天王镇于此化作坡流。一座山,不在有仙,只要有水,就显得分外灵动了。
听见林子里传来响亮的“吧哒”声,便寻声找去。发现一个很奇怪的装置。左右各一根长度相当的毛竹,分别蓄着水,一头因水满了而落下,敲打出声,那头又会抬起,周而复始。原来这就是“水呱呱”,是用来赶野猪、野猫的,要是小时候来这儿,我物理就不会不及格了。这上面还有个“双声洞”,有流水声,又有“呱呱声”,清凉得很!
往右侧石壁上方望去,是一颗红豆杉,80高龄,说是“绝顶恋歌”,我看是相思成灾才对。听说,新四军曾在这个地方修理过枪械。
我们沿着指示牌走着,到“三生桥”的时候,雨更密了。
我只听说杭州下天竺法镜寺那儿有块“三生石”,不知道具体方位,也没花心思去找。今天,在此地看见“前生、今生、来生”真是三生有幸了。三世佛有“横三世”,以佛居空间划分,释迦牟尼佛居中代表当今,药师佛居左代表东方净琉璃世界,阿弥陀佛居右代表西方极乐世界。这三块石头为“竖三世”,以时间划分,正中的石头已存了八千万年,表今生,前面的一亿万年,表前生,后面的六千万年,自然是来生了。这村里的年青人恋爱时,都要来此求得三世姻缘。灵吗?我就不得而知了。
最上面的是块“远古石”,据专家考证,距今约一亿七千万年,如北京猿人的头盖骨,被称为“茅塘猿人”。说来也怪,石头一块比一块圆滑,经岁月,那些年少的棱角已被打磨光了。
茅塘有个古村落。在明朝时,来了一对年轻夫妇,就是盛姓村民的祖先盛太公、盛太婆,不久,便添了双胞胎,一男一女,盛太公高兴得挑了一棵分成二叉、像征一双儿女的树栽下,随着这棵树的逐渐成长,盛家越来越兴旺,盛太公就立下规矩,每隔一百年,栽一棵树,以保祖宗福荫永存。所以,就有了这“四世同堂”。头一棵栽下的是沙朴树,450年树龄,四周还有350年的麻栎树,250年的三角枫树和150年的檀树,只可惜还有一棵50年前种的,在大跃进时被砍掉了。沙朴树落了一地褐色的坚果,观景台旁,也是沙朴树,掠过低低的枝桠,登上高处,前方那间就是“新四军被服厂”了。
Front :
躲(1) (2005-05-17)
日记留言
还没有留言,来添加一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