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心情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树会背的诗不多,但是《悯农二首》中的第二首,他是会的。
前几天的习总的《2023年新年贺词》里说完二十大的历史定位后,就把经济情况与粮食安全的话题抛了出来。这个也是必然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经济情况差一些,但是只要粮食能保障好,那就会有机会翻身。生存问题总是第一位的。
经历了2022年10月至11月的郑州“封城”生活后,对于粮食或食物的话题都有那么一丝的敏感。所以,现在我已经完美的继承了父辈对于饥馑的那种出于本能的带着恐惧的记忆。所以,现在家里的米面都有一些储备。
而对于2022的回忆里,关于粮食的问题也一直是个大的问题。比如南亚某国的国家破产,比如欧洲的产粮国几乎一年的战争。大毛到现在一直不放弃与二毛的纠缠,给2023年带来的可能最大问题不会是战争的扩大与核战的阴霾而只会是因为粮食问题带来的危机的扩大。
没有药物的准备,或许还能抗过去疫情带来的身体上的种种不适。但是,食物的不足,可能只会带来动荡与不安。所以,对于2023年的展望里,因为收入的问题,带来的食物问题上的考虑,这就是现实的问题。
从阳历年前到现在一直都是一些负面的信息,这让我也感觉着压抑。加之可能是染疫之后的恢复中的状态,我感觉着呼吸也有不如以前那么顺畅的感觉。这或许是有心理上的问题,但不管怎样,这确实已经是一些不好的负面的感觉了。
再回到诗的话题上,作者李绅算得上是劳苦出身,所以才能有这样的一种悯农的心态。但是,之后,他官居司空之后,就开始了骄奢淫逸的生活。刘禹锡的一首《赠李司空妓》里就产生了一个“司空见惯”的成语。
其实,如果把镜头从一千多年前拉将回来,就会发现“司空见惯”真的是历史的常态。民之轻重,舟之浮沉,在脱离一些之后,就是必然的。以前喊着把什么什么放首位,真到了具体事情上可能就会有走样的一些。
而一些事情的发展,从说到做,真的去考量言行的问题时,这几年我们也有些“司空见惯”的麻木了。
只是,这并非好事情。
天气转晴,昨天的雾霾天气好像消散了。上午,带着大树去超市逛了一圈,用掉了前几天抢到的郑州市的消费券。现在,在面对不定的世事时,能省则省是必须的。
下午,有朋友来,谈到了疫情带来的种种。一些消息传递之后才感觉着原来我在的院子里出现的白事,在很多地方也都发生了。唉!尤其是听到农村这俩月光随白事份子都小两千了,真的有种畏惧感!
有些真的让我怕了!谁能真的怜悯世人?诗耶?儒耶?吏耶?仙耶?
请先登录!如无账号,请先注册!
日记留言
还没有留言,来添加一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