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配置

春天在哪里

隐私日记的延续与改变

<<渡>>的读后感(1)

作者: 黑社会也有春天 日记簿: 春天在哪里
    刘心武在百家讲坛讲《红楼梦》一讲就是三四个月,从夏初到秋末,它在我的头脑中彻底颠覆了这本著作的涵义及实质。
    我在读《渡》的时候,一度想学着脂砚斋那样在正文的边边角角作以旁批,又生怕玷污了别人的果实。作罢。
    只是,在阅读时瞬间产生的强烈感受,如果不及时捕捉下来,怕是再难重新完整地回忆起来。
    有些颓唐,许多感受,我都悄悄将它们丢失了。
    
    我本想重回头读一下4,那是我最开始读的文字,当时进入得有些艰难,我的许多感受也许并不准确。但我更急于写下读后感,早一点让你看到,却又害怕你看到这些话而觉得失望。
    坦白讲,我并不是特别能体会得到你每一个细节的用意,但大体精神我还算理解的,就这一点来说,你要相信我。
    我仍旧不能完全客观地去审视,你得理解我,毕竟我看到了影子的主人。
    下面具体来说说吧。
    
    首先是文字,99%都做到了用词准确(除了不分“的”和“地”以外),我感觉到你在力图让文字做到干净,这一点做得很不错,但是力量不够,我的标准是你心目中所要达到的那种力度,也许我把它看得太高了,有的话可以更简洁,应该像刻字一样,文章在那种气势下才会更有穿透力。
    我也会思索,为什么你选择了这么一种叙述方式,不特别简单,又不像西方文学那样过度复杂,后来我慢慢猜测出了原因,也许你试图寻找一种和任何人都不一样的方式吧,只有这种方式才是属于你的。
    我在阅读的时候,总是禁不住拿自己和你比较(多少有些不自量力了),我努力使你的表达更简洁有力,却发现,当我抛开你的文字想要描述同一件景物或同一种感受的时候,其结果是如此相似,也许是我们的水平都有待提高吧。我不如你,自然更没办法给予你什么建设性的建议。
    我在行文时,总是告戒自己要注重简洁,结果还是不伦不类。我的原因在于我渴望别人能够尽量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生怕丢掉任何一个必要的词之后文章就变成了残缺的肢体,它会使整个文章功亏一篑。越是这么想,我就越是一字一句认真书写。我很羡慕古人,几个字就可以表达无尽的内涵。我想我这辈子都做不到。
    那么你的原因呢,我很想知道。
    如果说我们一定要把它明明白白说出来的话,那索性说个痛快。偶尔的几处,我却觉得你表达得还不够,但我能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但我就是觉得不够确切和传神。可能是我对你要求太高了,呵呵……也许那些感受毕竟是超出年龄范围的,总有一天我们会成熟起来。
Front : (2005-10-25)
Next : (2005-10-24)

日记留言

还没有留言,来添加一条吧!


留言

请先登录!如无账号,请先注册